关灯
护眼
    方文吐了口之后,那批货物很快就找到了。

    卢先生那边也早就找好了船,这会儿,货物已经装船待发了。

    这批货物是救荆州府的急的,粮食、布料都有。荆州府去年秋天和今春都发了大水,冲了好多良田作物。荆州府凭借着往年的存粮,好说歹说撑到了今春。

    这会儿,朝廷的存粮还没发出来,说是朝堂上起了争执,晚了几天才定下抚恤粮的事。

    卫玠觉得荆州这边市场大,除了先前外祖父在荆州置下的地,她又在荆州买了好些田,田一多,要交的税就多,就算她是士族,也还是多。

    去年遭了灾,荆州府的人都缺粮,很多士族也没能按时把粮税交上来。

    卫玠就打算趁着这个机会,按时去把她的粮税交给荆州刺史,在荆州刺史那,留个好听的名声,顺便再收买一些良田。

    她这批货物,为了占个名声上的便宜,可是早早地在荆州府宣扬了一番。这一波钱粮送去,也是要大肆宣传的。

    自外祖父病倒,爹爹去世之后,她但凡要找点关系,都艰难极了,她愈发知道家中有人当着官,她递上名帖的好处了,希望哥哥能把这官升一升,她无比地想背靠一棵大树。

    卫玠一行人看着货船远去,都松了口气。

    “可算按时找到了,不然上哪找这么大一批钱粮去。”李桐很是轻松地说道,哎,还好找到,不然,别说荆州刺史大腿抱不上,指不定还要得罪人呢。

    卫玠这会儿,没再忧虑这批货船了,她已经让卢先生跟着去了,这批货物,可不能再出什么疏漏了。

    卫玠烦恼无比地看着她手底下这群人,她身边的人,能用的还是太少了,就是因为亲信少了,所以哪哪都控制不住。

    李桐这趟完了,还是最好盯着李氏宗族那边去,二舅舅花样太多了,她不放心外祖父和表哥,也不放心李家人对外祖父产业那份势在必得。

    甘棠行露一直跟在她后头,是奴籍,没怎么独立处理过事情,而且她身边少了卢先生,就更需要甘棠行露跟着处理一些不方便她做的事了。

    甘棠行露手下那些,不说了,都还没甘棠行露好用。年轻的太年轻了,年长的吧又太年长了,那份年长也没给他们带来处事上的进步。

    采薇这妮子心思太浅了,更适合在她身边当个武卫。采苓,采苓倒是应该有独当一面的能力,但她太需要采苓了,她没了采苓,需要她当士族女郎身份的时候,那份繁杂,她可搞不定。她已经把她的两个嬷嬷一个留在家中,一个留在濮阳李家了。

    她太需要人了,外祖父留下的那些人,倒也不是不能用。但流川码头这批肯定得换,这批人,她就算不打算卖掉,也不适合再放在流川码头了。

    她这个二舅舅可是个大忽悠,她好不容易肃清了南阳码头,再安插回去,她二舅舅都不用再花什么心思,只要随便说上几句话,这群人就又墙头倒了。

    其他下面的人其实也好找,但这个总领头的,得是她信得过的,也得是得力的。

    卫玠没有回应李桐的话,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

    卫玠向来不在一件事上死磕脑筋,一时间想左了,事情本来容易的也被她想难了。流川码头的事,虽然急,但总也不在这一时。

    比如,她可以先给这群人流川蛀虫扫个尾。

    “桐表哥现在可是无事一身轻了,我瞧桐表哥很适合去扫一扫流川码头的尾巴,安抚安抚方文世伯,顺便把他带回濮阳李家,让我的二舅舅变变脸色,我可最喜欢我二舅舅这种仁义满口的君子失了仪态了。你到时候记得写信给我,详细点。”卫玠笑着对李桐指点起来。

    “哎,得令。我的卫家大小姐,谨遵您的吩咐,到时候,我肯定给您写上个千吧万字,绝对不错过您那二舅舅的一点点动作和神态变化,保证把他每根眉毛的变化都给你描述清楚了。”李桐跟着卫玠插科打诨。

    “哎,桐表哥,我怎么没有很多个桐表哥啊。一个给我盯着李家,一个给我看着南阳码头,一个去川蜀那边给我探路,这样我就能无事一身轻。”卫玠言笑彦彦地看着李桐。

    “某些人啊,总是贪心不足,人心不足蛇吞象呢。”李桐阴阳怪气的看着卫玠。

    李桐这么一说笑,卫玠很快就想到了合适的人选,这个人选一想通,卫玠利落地安排起来了。

    “采薇去找找你父母,问问他们有没有熟识的人在南阳,流川渡口这边需要大换血,一定要信得过,最好是能卖身的。多找找,找来让我挑挑。顺便以我的名义给你父母道个歉,把那个小院里用的人手也抽调过去,这一阵,他们就没有服侍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