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廖森脸色一变:“真有这样的情况?难道历史将会重演?”

    “怎么回事?”

    “那些死亡的人是不是都是脖颈处一个大口子?”

    “是。”

    “多年以前的那一场战斗,除了一部分被银国士兵砍杀的,还有好多士兵脖颈处都是一个大窟窿,朝廷后来调查阵亡情况,也没有搞清楚那是什么兵器造成的伤害。”

    “你是说,那些死亡的士兵有可能不是被人所杀?”林啸问道。

    “不好说。这是大鄢的耻辱,后来朝廷很忌讳这件事,也就没有深入调查。”

    “哦!你看明天能不能派去兵勇往那里调查一番。”

    “可以。林公子,我听说朝廷成立了骑鹤监,你是头魁?”

    “误打误撞,得了一个第一,朝廷就派我来出使了。”

    “银国蛮夷,去到那里以后,一定要小心。”

    “这个自然,廖将军,你麾下是不是有一个叫杨宁的。”

    “有,原来是太山的农民军,后来被朝廷招安。”

    “那杨宁表现如何?”

    “很少吃苦,训练也认真。”

    “我见他一面,朝廷很关心这些招安过来的军队,不知道是否适应这里的训练,是否适应军队生活。”

    “好,我一会儿让人通知他。”

    “廖将军,时间不早了,你早点休息,我在住处等他。”

    ······

    林啸回到客栈,客栈倒是干净,没有多少人居住,这里是丝绸之路必经之处,银国崛起以后,阻断了商路,来往的客商就少了。

    不一会儿,有人敲门,开门一看,果然是杨宁。

    杨宁一愣:“公子,你怎么来了?”

    “来看看你。”

    “高梁离这里千里迢迢,你······”

    “我现在是大鄢的特使,出使银国,路经此地。杨将军,这里面生活倒是习惯?”

    “有什么习惯不习惯的,以前在乡野,到处做活,习惯了颠沛流离。”

    “其余来的民军怎样?”

    “可以,他们以前是流民,家里没有田地,这时候吃上了皇粮,自然高兴,虽然离家远一点,但是比起那些流离失所到处流浪乞讨的好多了。”

    “只要将士们努力,军心稳定,朝廷就放心了。”

    “请公主回去给朝廷带话,杨宁也是大鄢子民,以前虽然有过过错,那是太山郡守牛毕逼的,今后朝廷用的上杨宁,一定肝脑涂地在所不惜。”

    “杨将军,有一事真的要你出手。”林啸拉上窗帘,轻声说道。

    “公子,您说,不要说一件,就是十件八件我一定答应。”

    “那好,不过,你要发誓,这件事绝对不对第二个人说。”

    “是,我发誓······”

    ······

    杨宁听了林啸的安排,瞪大眼睛。“以后皇上会不会追究这件事?”

    “你放心,这就是皇上的意思,只有你知我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