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六十六章拆进大上海

    吴伦带着张大明、张晓撤到上海的第一天就去拜见了闽浙商会的段秘书长,段秘书长是吴伦的家乡人,吴伦通过家族里的一个叔叔跟段秘书长搭上的线。段秘书长跟吴伦的那个本家叔叔是打长大的好朋友,因此对吴伦很是热情,当谈到吴伦在找土地开发时,段秘书长:“听做房地产的朋友讲离新金融中心区不远有块地,规划了要建高端商业中心,他们已经做了大量前期工作,但钱不够,不知道你们公司的资金是否充足?”

    “行啊”,吴伦很感兴趣,“烦请您老帮忙引见”。

    段秘书长到做到,两天后,他在艺术中心旁边的石库门水吧邀请吴伦和他的朋友巨力地产的彭总见面。彭总:“吴总您是段秘书长的朋友,也就是我的朋友,我也就不绕弯子。段秘书长之前可能跟您提过我们公司手上的一块地,这块地严格地讲现在还不是我们的,但只要我们把这块地拆迁下来,它就肯定能是我的。”

    “您能详细讲讲这是怎么回事儿么?”吴伦觉得这事儿有意思。

    “我们和相关部门已经讲好了,这块地作为旧城改造的一个项目,这块地新规划为一个高端商业中心,由我们自行组织拆迁,拆迁完后协议出让给我们公司,但我们公司在这块地的拆迁上遇到比较大的阻力,主要是拆迁户要求太高,尤其是有几户更是难搞的住户,而离相关部门要求的拆迁结束期限又只有不到两个月了。”

    “恕我鲁莽,彭总,据我所知,这些住户多是想多要些补偿款,只要尽量答应他们的要求应该能拿下吧。”吴伦觉得奇怪,拿钱就可以搞定的事为什么彭总他们公司搞不定。

    “不怕您笑话,我们公司的大笔资金都陷在另两个项目上,现在现金流出现了问题,因此想找公司合作。”

    吴伦听懂了,虽然他不喜欢合伙生意,但初踏上海滩他需要找到一块土地开启事业,正因为彭总他们公司资金链出现问题,才可能有这个机会给他。他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就表态大家可以合作,只要谈好具体合作模式就行了。

    这次见面吴伦和彭总之间达成了许多共识,两个人也都觉得对方个xìng爽快,彼此有些一见如故,见面结束时两个人就约定一周后彭总从外地出差回来后再正式再面谈一次。

    第二周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吴伦带着张大明、张晓一道到彭总他们公司位于市中心繁华地段的办公区去正式拜访。这次拜访决定了几件事:第一是双方彼此认同对方,愿意共同开发商业中心;第二合作的模式是共同成立项目公司,彭总的公司以项目资源作价入股项目公司,吴伦他们公司负责地块拆迁和项目开发建设,项目建成售卖后双方按股份比例进行分配。

    在合作协议签订了之后,吴伦他们很快成立了新的项目公司——复建地产公司。彭总公司就正式把地块拆迁的工作移交给新成立的复建地产公司。

    接手拆迁后,吴伦安排张大明担任拆迁副总指挥,负责该地块的拆迁,因为时间紧张,吴伦要求张大明在一周内摸清钉子户每家每户的具体情况和要求,以加快推进拆迁进度为宗旨,只要被拆迁户们的要求不是很离谱,就干脆地答应他们。张大明知道这个项目对公司在这个城市立足的重要xìng,在这么紧的时间内要完成这样大量的拆迁,他觉得身上的担子很重,但他还是痛快地保证按时完成。

    张大明找了几家拆迁公司看来问情况,那几家拆迁公司中有的一听是商业中心那块地都猛摇头,还有的到接手这片的拆迁则面露难sè,张大明问他们原因,这几家不同公司的回答基本一致——这地块上的住户太难搞,拆迁公司都怕,要拆迁这片儿就像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张大明不信这邪,花了一周多走街窜户了解情况,终于把基本情况掌握了。在周一的例会上张大明给吴伦汇报工作,他:“这块地上的住户构成比较复杂,既有街道上的纯粹居民,又有过去事业单位的宿舍住户,还有十来户自建商业加住房的住户;纯粹的居民要求原迁,并要求过渡补偿不能太低;事业单位的住户要求不补价差偿还同等大的房子,也希望原地反迁;自建商住楼的住户要价太高,他们要求要么高于市场价一倍按建筑面积赔偿,要么原地返还一倍面积的房子,否则就坚决不迁。”

    听到这儿吴伦感到头有些大,他问:“那有没有专业的拆迁公司愿意承接这项拆迁呢?”

    张大明摇摇头,吴伦感觉这事儿的确棘手,他站起来在落地窗前踱了几步,然后转过身问张大明:“你觉得我们不找专业拆迁公司,我们自己拆得下来不?”

    张大明显然还没有想到这一步去,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没人接就我们自己上,这个项目是对我们公司至关重要,从明天起,我跟你一起到每家每户去谈。”张大明看吴伦一脸坚定,心里也多了几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