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除夕这里是要守岁的,不过普通百姓之间比较随意,重视的很重视,不重视的也无所谓。

    许父对这个无所谓,尤其这边一早就有上坟祭祖拜年的习俗,小孩子熬夜会顶不住,所以晚上也不让守岁了,明天早起就行。

    本来许壮除夕打算拉着许恒去街上转悠,过年家家户户点灯笼,而且要亮一整晚,所以街上不会太黑,反而灯火通明,小孩子都会成群结队的在街上玩耍。

    大部分小孩不过是做街溜子,穿着自己的新衣服提着灯笼到处溜达。

    当然也有不知事的会拿小爆竹吓唬人,幸亏这小爆竹威力小,在脚跟地下也就炸个响。

    不过许恒身体不好,樊氏担心就没让他除夕夜跑出来玩,许恒自己对于大半夜不睡觉到处游荡的行为也没啥兴趣,直接回去睡大头觉了。

    不过除夕这晚想睡好也不可能,一整晚爆竹声音都没停过,好不容易能睡安稳了,就被樊氏摇醒,穿上新做的粗布棉衣,就要跟着大人出门了。

    出门先去祖坟祭拜祖先,许爷爷在前面领头,子孙辈成一串在后面跟着。

    早起弥漫着大雾,视野不过十来米,后面跟着的许恒都看到前面领头的许爷爷,而且时不时碰到从雾里走出刚刚上坟完毕的人家。

    若是碰到长辈还得挨个磕个头,这短短上坟的几百米路,许恒都不知道磕了几个头。

    祭祖完毕就是许老大领头去年岁大的长辈家里,挨家挨户串门磕头了,远亲的话没什么压岁钱之说,一般抓把瓜子糖放手里。

    通过这次拜年许恒把没去过的人家看了个遍,谁家家里啥布置都看明白了,养了啥种了啥都看的明明白白。

    北边寡居的老太太家里有一棵苹果树,南边的堂爷爷家种了一棵大石榴,树下还拴着一条小狗。

    从大年初二开始就是到处串亲戚的日子,初二两个姑姑回家探亲,初三大丫回娘家,初四去舅老爷家拜年...反正几天许恒都是在酒席上度过的,天天能吃肉的日子也是美啊。

    当然压岁钱也收的不少,这几天许恒一个小小的布钱包里放满了铜板,许恒数了数至少也有几十枚。

    这还是许多好心的亲戚知道许恒去了学堂,私下多给了点压岁钱,说是来年可以多买点纸墨。

    当然也有好事的亲戚想当然的认为既然许恒在学堂上学了,这次来了可以顺便让许恒教教自家孩子学俩字。

    这人们可没有啥学习的概念了解学习的困难,也不了解一个正常只学了半年的孩子能知道多少。

    不过既然大人开口,许恒一个孩子也拒绝不了,就临时充当起小老师,把七七八八许多孩子在院子里聚集起来玩起读书游戏。

    就半天时间肯定也学不了什么,不如寓教于乐好一些,许恒也没打算教什么高深的内容,而是教每个人写自己的名字。

    长大以后不管做啥,至少写字签字知道写自己的名字。

    也幸亏这里的人名字简单,各种小名数字混杂,写起来也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