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等到吃了晚饭,睡前樊氏跟许父就说到了今天大姑想把兰花订给许恒的事儿。

    “她这想的挺美,啥事都想算计,不说兰花跟他娘一个性格,咱儿子这性格娶了绝对受不了”

    “那她大姑说的这事怎么弄”樊氏就问道

    “你就说咱家儿子还小,他姑再说你就推脱了呗,这事不着急。”许父直接说

    本来许恒以为自己这无头亲事也就过去了,谁知后面还有继续惹事,这就像你刚发现衣服有一个窟窿时,若不及时修补会越变越大,最后不可收拾。

    不过许恒也没多余心思操心别的,接下来就是许恒忙县试了。

    过了十五,正月十六就需要去县城,为二月的县试去报名办考引。

    办考引除了许恒需要提交之前做的亲供和结保,当时还需要为考生做画像。

    画画像的是一个老秀才,每个人跟拍照一样坐在一张凳子上,一刻钟的时间就画好了。

    这是这个时代的速写啊,许恒有点好奇自己的画像是啥样的,幸好画好后还需要在画像上留下自己的亲笔签名,方便现场比对。

    当许恒看到自己面目全非的画像,很是佩服这些凭画像识人的人,怎么就能认出来呢。

    当然办考引还有最重要的一项,交报名费两钱银子,这包含了考场提供的水,答题纸之类的必需品。

    在这里许恒又碰到了老熟人穆师爷,同样的穆师爷又不认识许恒了,毕竟许恒长大太多。

    在许恒善意的提醒下,穆师爷又风中凌乱了。

    等许恒交完钱,穆师爷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悲哀的想自己这段悲惨的往事过不去了。

    这么一趟走下来,许恒真的感受到科举真是处处花钱。要不是许恒这几年拼命的给家里开源增收,自己还真不一定能顺利走这条路。

    年刚过完,樊氏就开始准备许恒考试时需要的物品,这些物品大部分年前就开始准备了,因为有孙老师的提醒,考前准备不会抓瞎。

    比如卷袋这个就是许恒不知道的,科举考试的答题纸是专用的,一般考生会先写出答案,再认真誊抄在答题纸上。

    所以为了防止卷面损坏,答题纸会放进卷袋中保管,卷袋是用一种特有的防水油纸来制成的。

    笔墨当然这些是必须的,许恒这些年的装备已经鸟枪换炮,尤其是砚台已经从饭碗进化成真正的石制砚台,还有雨伞当时自己倒霉分到漏雨的考房。

    至于食宿问题,这里的县试是连续考三场,每场一天的时间,从上午巳时到下午酉时,晚上就会结束,所以现在不用考虑在里面的住的问题。

    只要准备好笔墨纸砚这类答题的用品,还有中午的一餐饭食就可以了,其他不用这么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