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冯国渠知道杨厂长在顾虑什么。

    “厂长你先别激动,可如果照你五s生产管理的计划书上写的,你想要把技术人员分管成管理和技术两种的话,那我也想问你个问题,你觉得多少级的钳工以下属于生产部门,多少级的钳工以上属于工程技术部门?”

    “这样子说白了不就分家了吗?”

    厂长还想说,那肯定是要看职业职能规划的。

    但杨厂长也意识到这个事情有个巨大的弊端。

    “你的意思是划分这两个部门后,大家都会想着往技术部里面攒,就不愿意在产线里面上班了。”

    “不过我在上这上面也写的很清楚了,技术部的人是技术部的,生产部的人是生产部的,生产部闹了矛盾,技术部的顶,技术部的人闹了矛盾生产部的顶。”

    “两个部门就是一个互补的状态,而我在从所有的资历深的钳工中,找出两三个老师傅坐镇管理部门。”

    “多好,同时制衡了两个部门之间的权力问题,这就是个三足鼎立的过程。”

    可是冯国渠却说了一件让杨厂长没想到的事情。

    “你一下子分化了三个部门,但三个部门都是用来服务生产部的,这下子众人就离心了。”

    “大家都想着技术部的人会怎样,生产部的人会怎样,甚至还要担心管理层的人会怎么针对自己,这样子下来你觉得生产效率还能提升吗?到时候你不服我管,我也不服他管。”

    “管理不应该是一切从简吗?”

    杨厂长没想到给冯国渠看了一眼5s管理后他竟然能有这么多的想法,果然是个年轻的人才。

    “而且5s生产管理,安全便捷,这两个可都是大要素!”

    “更何况这个5s绩效管理一旦下来了以后,我们就可以顺理成章的让两个部门齐心了。”

    冯国渠这边提出了一个非常超前的理论,那就是一切工作成果以绩效为评判标准。

    “其实如何让技术部的和生产部的人齐心,很简单,你来做这个坏人。”

    杨厂长一听指了指自己。

    “我?我已经是千夫所指了,还差做这一回坏人。”

    “很简单吗?提高产能,把产量的要求标在那里生产部的人如果生产的方式过于老旧,那么就肯定要找技术部的人帮忙,技术部的人呢是一定要服务于生产部的二者不就相辅相成了吗?”

    “而且绩效一旦出来了以后,虽说工程部是辅佐的作用,但是更多的是起到监督规范!工程部更新的半自动化产线是需要如何规范生产过程的,那么就由工程部的技术人员来盯着督促。”

    “绩效计划不就顺理成章的可以安排下去了吗?”

    杨厂长听后只觉得这个想法简直绝了。

    同时将两个项目融合在了一起,这一次的绩效计划其实只是用来针对管理层的希望,由管理层这边做改变下发到每一个生产当中去,但冯国渠这个格局不一样。

    “行,既然你这么有想法,你重新写一份计划案给我看看!”

    冯国渠听到后有点惊讶,毕竟自己完全没有经验。

    “厂长这我可不会,你让我做这个不是强人所难吗?”

    然而杨厂长不给他拒绝的机会。

    “你如果要拒绝的话,这个工程部部长的位置可就不是你的了。”

    冯国渠一听楞在原地,迟迟没有回过神来。

    “我?为什么是我?”